解析6種COD處理方法:哪種方法最適合您的需求?
水處理中COD去除的常見解決方案
在水處理領域中,COD(化學需氧量)是一項關鍵指標,用來衡量水中有機污染物的含量。COD值越高,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含量越高。COD的去除有助於減少環境污染、提高水質,並能滿足工業或市政用水的標準要求。
>>直接點擊右上角聯絡我們。我們的專業團隊將快速回復您,協助您達成最佳的水質改善效果。
COD去除方法多樣,以下將詳細介紹各種常見的處理技術,包括物理處理法、化學處理法、生物處理法、高級氧化技術、吸附法以及組合處理方式。
1. 物理處理法
物理處理法主要透過物理作用將廢水中的顆粒或懸浮物去除。物理處理通常作為前處理步驟,適合含顆粒物或懸浮物濃度較高的廢水。主要方法如下:
1.1沉澱法
沉澱法利用重力作用,使較大的顆粒沉降於池底,再經過排泥系統清除。該方法適用於處理懸浮固體濃度較高的廢水,常見於市政污水處理系統的初沉池。此法處理簡單,設備成本低,但對溶解性有機物和小顆粒效果有限。
1.2 過濾法
過濾法利用不同的過濾系統(如砂濾、膜濾等)去除水中顆粒與懸浮物。砂濾器可以過濾掉較大的顆粒,而膜過濾技術(例如超濾、納濾和反滲透)則能有效去除更細微的污染物質。膜過濾可以進一步降低COD,但會產生濃縮廢液,需考慮再處理問題。
1.3 氣浮法
氣浮法利用微小氣泡將廢水中的懸浮物帶至水面,形成泡沫後加以移除。此方法特別適合含有油脂或疏水性污染物的廢水。氣浮系統較為靈活,但設備成本較高,通常在工業含油廢水的預處理中使用。
2. 化學處理法
化學處理適合處理難以自然降解的有機物,通常效果快速顯著。常見的化學處理技術有以下幾種:
2.1 氧化法
氧化法透過添加強氧化劑(如臭氧、過氧化氫、次氯酸鹽等)將有機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。臭氧氧化法尤其適用於處理難分解的有機化合物,如含芳香環結構的污染物。氧化法處理效率高,適用於高COD工業廢水,但需考量氧化劑的成本與安全性。
2.2 混凝沉澱法
混凝沉澱法是向廢水中加入混凝劑(如氯化鐵、聚合鋁),使膠體和小顆粒結合成較大顆粒,隨後沉澱去除。該方法適用於含懸浮固體和膠體物質較多的廢水。混凝沉澱法成本相對較低,但產生的污泥量較大,需進一步處理。(延伸閱讀:廢水處理實例: SS懸浮微粒改善實例! 澄清放流水再現! 一劑型粉體絮凝劑特色)
2.3 化學沉澱法
化學沉澱法是針對特定污染物的去除方法,例如,為了去除磷酸鹽,可以加入鋁鹽、鐵鹽等藥劑,與磷形成不溶性鹽類沉澱分離。該方法對去除重金屬和其他無機鹽類效果佳,但僅能針對特定物質處理,適用性有限。(延伸閱讀:廢水處理-使用重金屬捕集劑的時機掌握了嗎?)
3. 生物處理法
生物處理法透過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有機污染物,適合高有機物含量的廢水。此方法具有低成本且操作簡單的特點,但處理速度較慢。常見的生物處理方法如下:(延伸閱讀:好氧微生物系統處理工業廢水COD的基本概念,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好氧微生物系統處理方案?)
3.1好氧處理法
好氧處理法在有氧條件下利用好氧細菌分解有機物,最常見的系統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。活性污泥法透過曝氣設備提供氧氣,並使微生物以活性污泥的形式懸浮於水中進行降解。該方法去除效率高,適用於市政污水處理,但需保持穩定的曝氣條件。(延伸閱讀:工業廢水COD 處理不來 環保無毒生物處理藥劑來幫忙 KB-660W-100碳氫降解菌)
3.2 厭氧處理法
厭氧處理法在無氧環境下利用厭氧菌將有機物分解為甲烷、二氧化碳和水。厭氧處理適合高濃度有機廢水,且能產生沼氣作為能源,但處理時間較長,適用於大規模工業廢水處理。
4. 高級氧化技術(AOPs)
高級氧化技術是利用強氧化劑自由基(如羥基自由基•OH)進行有機污染物的深度氧化。此方法針對難降解的有機物效果顯著,適合高COD的工業廢水。常見的高級氧化技術包括:
4.1 臭氧氧化法
臭氧氧化法通過臭氧分解生成自由基,對有機污染物進行進一步氧化。該方法適用於高濃度有機廢水,但臭氧生成設備和運行成本較高,適用於特殊行業。
4.2光催化氧化法
光催化氧化法在紫外光或可見光下,利用二氧化鈦等催化劑產生自由基,分解廢水中的有機物。此方法無二次污染,適用於難分解有機物,但需強光源且催化劑需定期更換或再生。
4.3 電化學氧化法
電化學氧化法通過電化學反應生成氧化劑,如次氯酸、羥基自由基等,達到有機物降解效果。電化學氧化技術適用於小規模或高濃度污染的廢水處理,成本相對較高。
5. 吸附法
吸附法主要利用吸附材料去除水中的有機污染物,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、沸石和其他多孔材料。吸附法特點在於去除效率高,但吸附材料需定期更換或再生,因此適合低COD廢水的精細處理。吸附法適用於有機物濃度較低的廢水,尤其適合終端處理以達到排放標準。(延伸閱讀:吸油材料在廢水處理中的COD吸附應用)
綜合了COD處理的不同方法,對比了它們在不同的特性和適用情況。
處理 方法 |
原理 |
優點 |
缺點 |
適用範圍 |
效率 |
成本 |
環境影響 |
|
物理處理 |
利用過濾、沉澱等機械作用分離懸浮固體 |
運行簡單、維護成本低 |
無法去除溶解態COD,處理效率有限 |
含懸浮固體或顆粒污染物的廢水 |
中等至低 |
低至中 |
低環境影響,處理後產生的污泥需適當處置 |
|
化學處理 |
利用化學氧化劑(如臭氧、氯)降解有機物 |
去除效率高,可快速降低COD |
化學品成本高,可能產生二次污染 |
高COD的廢水,如工業廢水 |
高 |
高 |
可能產生有害副產物,如氯代有機物 |
|
生物處理 |
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機物 |
綠色、可持續,運行成本低 |
對操作條件要求高,處理時間長 |
生活污水、生化性好的工業廢水 |
高 |
中至低 |
環境友好,但可能受毒性物質影響 |
|
高級氧化處理 |
使用強氧化劑(如UV/H2O2、Fenton試劑)產生自由基降解有機物 |
能降解難分解的有機污染物 |
成本較高,操作要求嚴格 |
難降解污染物廢水 |
非常高 |
高 |
操作需注意防止自由基對人體或環境的不良影響 |
|
吸附法 |
使用吸附劑(如活性碳)吸附廢水中的有機物 |
適用於低濃度污染物,操作簡單 |
吸附劑再生成本高,處理能力有限 |
廢水中低濃度污染物 |
中 |
中 |
需處理或更換飽和吸附劑,避免二次污染 |
6. 組合處理
由於不同COD處理方法各有優缺點,工業上常將多種處理方法結合使用,形成組合處理流程。例如,先利用物理處理法去除大部分顆粒物質,降低懸浮物含量,再進行化學處理以減少高濃度有機物的COD值,最終通過生物處理實現完全分解。組合式的流程能在滿足排放標準的同時優化處理成本,是工業COD處理的主流方向。
結論
COD去除是水處理的重要環節,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需要根據廢水的特性和處理目標。COD去除的關鍵在於針對不同水質選擇合適的處理技術。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處理等方法各有優缺點,可依照廢水特性靈活選擇或組合使用。隨著水處理技術的發展,高級氧化技術和先進吸附材料也在不斷提升處理效率,為工業廢水提供更有效的COD控制方案。物理、化學、生物處理方法各有優缺點,適合不同性質的廢水,而高級氧化技術和吸附法則適用於特定高COD或難降解有機物的處理。隨著水處理技術的進步,新型催化劑與吸附材料的應用為COD去除帶來了更高效的解決方案。在實際應用中,往往會採用多種技術結合,以達到高效去除COD的效果,同時降低處理成本。
若您對於水處理中的COD減量有任何疑問或需求,歡迎點擊左下角聯絡我們。或是撥打我們的聯絡專線,我們的專業團隊將竭誠為您提供解決方案,協助您達成最佳的水質改善效果。
諮詢窗口
公隆化學股份有限公司
電子科技事業處
TEL:(02)2762-1985 ext 11200